
- 登入
- 註冊
訂閱電子報,每週陪你斜槓進化
我會在每週日晚上,和你分享我一週的自媒體、斜槓、個人成長和理財心得,摘要當週的重點 Podcast/貼文 精選給你,陪你沈澱反思,開啟更有生產力的明天!
你是不是也想增加斜槓收入,卻不知道從哪個副業開始?
在 2025 年這個自由工作與網路副業大爆發的時代,擁有多元收入來源不再只是夢想,更是對抗通膨、提升生活選擇權的關鍵解法。
這篇文章,我會完整分享我自己與身邊斜槓創業者、自由接案工作者實測有效的 13 種斜槓賺錢方法,無論你是剛起步的新手,還是有點技能卻不知道怎麼變現的上班族,都能從中找到一條屬於你的賺錢路線。
如果你也屬於想利用下班時間,斜槓經營副業,替自己賺第二、第三份收入的上班族,學生,全職居家照顧者,那麼可以看看,有哪些工作,適合你兼職來做!
我是亨利溫,一名經營IG超過 6 年的自媒體斜槓講師,目前有 10.4 萬追蹤。
這類型最適合剛起步、想從零練習賺錢邏輯的你。你要做的,是用你的時間+技能,去交換收入。
以目前的市場需求來說,可以再細分成 5 大方法:
適合想簡單開始、不想動腦、賺即時現金的族群。例如 UberEats、FoodPanda,每天花 2 小時跑單,也能補貼生活支出。
小提醒:這種收入是靠體力與時間堆出來的,並不適合長期依賴。更重要的是利用這段時間思考:下一步能往哪發展?
像是展場活動、飲料店、補教班行政,很多接案平台如「小雞上工」、「Indeed」、「104臨時人力」都能找到。
你會寫文案、剪影片、設計、翻譯、寫程式?可以上「104接案」、「Tasker 出任務」、「Fiverr」等平台找案源。
技巧分享:初期可先用低價交換經驗與作品集,再逐步提高單價,並學會「主動報價、擬定合約、分階段交付」。
如果你過去有教學、健身、行銷等經歷,完全可以轉化成 1:1 服務,並透過 IG、Threads 或簡單部落格吸引客戶。
如遊戲實況、情感閒聊、才藝分享,能透過抖內、小禮物、訂閱費等收入變現。平台如 TikTok、17LIVE、Twitch 都是起點。
這幾種方法,本質是仰賴你的「時間 X 技術含量」,當你時間投入的越多,越是技術含金量越高,收入就越好。
在斜槓的起點,這是最快開始賺到錢的方法。因為你只要人出得了力、有一點技能,不需要太多啟動成本,就能進入市場開始服務他人、累積收入與經驗。
像我最早也是從寫文案接案開始,白天上班、晚上熬夜寫文,一篇 800 字的稿費只有幾百塊,但那個時期讓我快速理解「市場到底買什麼?我有什麼能力是別人願意花錢的?」
這些用時間磨出來的案子,其實就是你在建立自己的產品雛型。
當然,這類模式的限制也很明確:
但如果你能撐過這個階段,不斷精進自己的專業,優化服務流程,並慢慢累積口碑與信任感——你會發現,你的時間越來越值錢,你的客戶會開始主動找上門。
斜槓的起點,不是你能賺多少錢,而是你能不能快速把技能變現、建立自信與市場感。
這種「販售時間或技術」的方式,就像是打地基——也許一開始賺不多,但它是你後續打造高階產品、轉向自動收入的關鍵基礎。
建議你:
你會從「接案者」,一步步走向「創業者」。
不過要特別注意的是,因為很仰賴你投入的時間,所以如何與正職和生活做好平衡,是一個要持續優化的部分。
學習資源(團體陪跑服務):【斜槓菁英計畫】Elite Program 用 5 年陪伴陪你打造斜槓事業
這類屬於「一次準備 → 多次賣出」的邏輯,只要商品選得好,搭配你的社群流量與專業信任感,就有機會突破收入上限。
雖然門檻稍高,但可考慮與朋友合資或參加短期市集。擅長手作甜點、飲品、飾品者可從這開始。
可以銷售進口商品、清倉品、二手物、甚至你設計的商品。平台已提供金物流整合,門檻比實體店低許多。
我的大學論文是研究網路虛寶交易二手價值,於是我在出社會後的前三年,透過電商平台販售遊戲攻略與虛寶,幫我存到第一桶金,也開啟我對於網路生意和斜槓自媒體,分享知識的興趣!
這是我最愛的斜槓模式之一。你只要專注在分享你的興趣與實用觀點,累積 SEO 流量,搭配博客來、Amazon、PChome 聯盟連結,每月都有被動收益。
寫一篇好文,幫你賺 100 次錢。知識變現,就是這麼現實又迷人。
經營半年以上的創作者,建議開始嘗試與小品牌合作。我的第一筆業配收入就是 3,000 元而已,後來不斷優化報價邏輯與行銷力,才慢慢拉高單價。
這是高度可複製的利基產品。建議從「你過去成功解決的問題」出發,製作小產品,測試市場接受度。
另外,除了數位商品,許多小商家、素人斜槓創業,也會經營鉤織、手作品等實體小物做販售。
這種方法,是靠「流量 X 商品毛利」來獲利,當你流量高、轉單力強,或商品利潤好,就比較能賺錢。
不過相較於第一類別,這類形式其實已經帶有創業的性質。它不再只是「投入一小時、換幾百塊」這麼簡單,而是需要你具備內容包裝、行銷轉換、顧客服務等綜合能力。
也因為這樣,前期投入的時間成本,很難用單位小時計算回報。你可能寫了一週的貼文、錄了三支影片、設計了一個商品,卻遲遲沒看到收入。
但這並不代表你白做了。
你種下的是一個能反覆販售的資產,一個能隨時間自動賺錢的系統。
不要用「打工的邏輯」,來否定「創業的價值」。
只要方向正確、產品有價值、流量持續累積,這些資產就會成為你未來斜槓收入的飛輪。也正因為一開始「不立即賺錢」,才能篩選出真正有長期思維的人。這點,值得你記得。
也跟你分享我的經歷:在我以前用打工、接案思維來賺錢時,我的時間價值只有幾百元,但隨著我投入社群經營,建立影響力,並在內容行銷上的專業有更深的累積之後
我現在的 顧問時間價值、製作的電子書販售價格,都帶來遠高於過去 3-5 倍的獲利,因此即使前期的投入看不到回饋,也不要輕易放棄,當你持續做下去,一定能有所成果!
延伸閱讀:斜槓賺錢好困難?教你克服 4 大常見困境,做好時間管理!
延伸閱讀:上班族增加收入一定要有的5個好習慣:讓你長期穩定輸出與持續成長!
這種方法,是運用「人脈 × 商業思維」來獲利。
你不再只是靠自己的時間與技術賺錢,而是透過整合資源、串聯需求、放大影響力,打造屬於你的「商業系統」。
這三種模式雖然形式不同,但背後的邏輯其實一致:
如認識 A 公司要找設計師,你剛好認識 B 設計師,就可以從中協助媒合收費。
你是橋樑,把需求方和供給方連接起來,例如你幫品牌找到設計師、幫家長找家教,只要雙方成交,你就能分潤。這特別適合人脈廣、知道哪裡找人、又會談合作條件的人。
常見如:社群小編公司、網頁架設外包、婚禮規劃團隊。你是總控的角色,不必親自做事,但要有掌控力。
你像是經紀人,負責從接案、報價、找人、控管時程、到交付成果,每一個環節你都不親自下場做,但你讓事情推動起來,並從中收費。這需要一定專案管理能力,適合經驗型創作者升級。
以我自己來說,在斜槓經營自媒體 6 年之後,接下來我也會規劃培育適合的夥伴,然後把對外接到的社群經營案子,教哪他們處理,而非每件事都要親力親為。
這類型像是保險、傳直銷、美妝保健品,需審慎評估品牌品質與制度邏輯,但若你擅長教育夥伴與帶團隊,也是一種高報酬模式。
這非常考驗你的「教學、溝通、帶人」能力,也需要你建立信任,別人才願意跟你走。
第三類賺錢方法是運用「人脈 X 商業思維」來獲利,本質上你靠著「聚集資源再利用」的方式賺錢,但過程中你也會出時間、專業,並需要有銷售的能力。
這樣的做法,最大的好處是:當你有一套穩定的 SOP,收入會開始「自動化」或「多重化」,你花相同時間,卻能創造更多獲利來源。
但它的難點也在這裡:它需要你站上「創業者」的視角,而不只是斜槓者的身分。你必須擁有一定的人際信任度、合作談判力,以及利潤設計的商業腦。
你賺錢的能力,取決於你為多少人創造價值,也取決於你如何整合他人的價值。
如果你已經在斜槓接案、做自媒體、經營副業,開始覺得「時間不夠用」、「接案天花板快到了」,那麼這第三類方法,會是你突破現有限制的關鍵。
當你從「一人做全部」走向「帶人賺更多」,你就正式踏上了斜槓進化之路。
學習資源(我的新書):自媒體斜槓一年,我多存了250萬! 下班後繼續賺!管理學X心理學應用,打造斜槓致富方程式
以上班族「增加斜槓收入」這個目標來說,你可能會,或應該說必須得經歷以下幾個挑戰:
A.學習怎麼包裝、販售自己的專業服務
B.處理客戶的需求,完成你的執行業務
C.累積你的社群人氣,投入精力創作
D.製作你的商品,規劃你的店面或網站
E.對業主、客戶、夥伴、粉絲溝通
上述這些挑戰,我在過去以自媒體斜槓的過程中都一一經歷過,還順利走出低谷,成功靠副業賺到 100 萬收入。
具體心路歷程,可以參考:如何靠IG經營賺錢?自媒體年收入100 萬技巧分享
我真心認為,靠經營自媒體開啟自己的副業之路,是最安全、風險最低、初期金錢成本投入也不高的一種選擇。
此外,在經營 IG 社群的過程中,我們還可以充分學習品牌經營、內容策略、數位行銷技巧,等諸多有利於推廣你商品、服務,並創造營收的方法。
如果你今年也想嘗試自媒體變現,或是從頭開始,幫自己打造能獲利的個人品牌,我製作了一份超高含金量的實戰簡報,精華整理我過去100多場演講的知識,和IG經營4年,從600到6萬追蹤的實戰技巧。
透過拆解我一年靠IG經營收入超過百萬的結構,延伸 8大商業模式,深度解析內容規劃、定價、談判策略,讓自媒體經營者,能清晰掌握接下來的變現方式。
在這份簡報中,我會以終為始的帶你從頭規劃,運用IG打造出具有變現力的個人品牌,奠定未來斜槓事業的發展基礎,並說明過程中需要注意哪些細節,應用哪些技巧,而這樣的教學,會結合我自己過往的經營經驗,詳細展開以下的章節:
馬上查看,這份在2025能幫助你提升影響力,賺取斜槓收入的功略簡報吧!
延伸閱讀
如果你對於如何建立自媒體、打造個人品牌與斜槓收入系統有興趣,可以參考以下我的著作與課程
「斜槓菁英計畫」是我的「 VIP 會員制」服務,針對「斜槓人」打造陪伴式成長社群,提供「4 大主要活動」 幫你精進「 5 大領域知識」,讓你成為一個更高效率、更高產值的斜槓工作者。
在《斜槓進化論》中,我會以每集6分鐘的長度,精準和你分享,實用的斜槓技巧,幫助你能夠自律推進斜槓任務,掌握商業變現思維,成功在斜槓之路上持續進化,賺取多元收入,過上更快樂與富足的生活!
如果你喜歡今天的內容,可以在下方留言分享你的心得給我。
也歡迎追蹤我的IG,學習更多與社群行銷、自我成長的實用知識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