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- 登入
- 註冊
訂閱電子報,每週陪你斜槓進化
我會在每週日晚上,和你分享我一週的自媒體、斜槓、個人成長和理財心得,摘要當週的重點 Podcast/貼文 精選給你,陪你沈澱反思,開啟更有生產力的明天!
現在越來越流行透過網路經營個人品牌,一方面可以展現自己的專業性,獲得新的商業合作機會,一方面也可以拓展生活圈,認識到不少新朋友。
而目前台灣主流的媒體中,Facebook觸及率日漸下滑,Youtube/Podcast頻道的投入成本相對較高,所以我會推薦從IG開始經營自媒體。
那麼要怎麼經營IG?才能夠建立屬於自己的個人品牌,成功獲得粉絲追蹤,並獲得變現機會呢?
今天的這篇文章,記錄我從開始到 10 萬人追蹤,所使用的IG經營技巧、心態與反思,無論你是完全剛開始的新手,或是希望再進一步提升自己經營能力的讀者,亦可搭配這份免費 40 頁IG經營簡報 閱讀,幫助你掌握IG經營技巧!
補充:這份簡報是我經營到 3000追蹤的時候做的,裡面的觀念與技巧,一路幫助我經營到現在10.4萬追蹤,足以證明非常有用!
我是亨利溫,一名經營IG超過 6 年的自媒體斜槓講師,目前有 10.4 萬追蹤。
2019年7月,我開始在IG上經營知識型帳號。
當時覺得自己是讀行銷科系出身的,如果沒有一些屬於自己的作品集,好像難以跟別人做出差異,也沒辦法幫自己加分。於是想要趁著研究所開始前,做些不一樣的事情幫自己累積履歷。
正巧當時很流行在社群建立個人品牌,發展斜槓身分,因此我帶著一頭熱血,將只有600追蹤者的個人帳號,轉為商業帳號,開始踏上經營之路。
過程中,我努力讓自己培養寫作、分享的習慣,在初期數據還不太好的時候,我總會提醒自己為何要開始經營IG,從經營中帶來的自我成長的成就感、幫助別人的快樂,找到持續經營的動力。
釐清動機,可以幫助我們在失去動力、感到迷惘的時候,仍有持續創新、前進的動力。
即使很努力,不幸的是,在經營自媒體初期,我足足花了一年時間,更新了大約100篇的文章,才讓我增加約 700左右的粉絲,也就是到2020年7月中為止,粉絲數約在1300左右。
發展得這麼慢,中間當然有許多的原因,在這邊整理最重要的3個原因:
1️⃣ 我的議題太發散了,那個時候什麼都想寫,從時間管理、溝通技巧、勵志金句,到行銷、心理學、正念哲學等等,導致經營方向不夠聚焦。
2️⃣ 我的經營太封閉了,那個時候專注線下的學業與生活,在IG上就是默默地寫跟發文,都忽略了和其他創作者交流,創造新火花的可能。
3️⃣ 我的學習太被動了,那個時候,我專注在寫作與書本知識的學習,反而忽略IG諸多的經營細節,並沒有進一步去分析與優化。
然而,即使這三個缺點影響我的成長,有件事情是我始終如一的:我真的很用心對待每篇貼文。
這也和我開始經營IG的初心有關。當時我想開始經營,除了是幫自己累積作品集之外,更希望是有一個管道,讓我可以「輸出」自己在各方面的所學。
而這樣子的輸出,如果能幫助到有需要的人,又能幫我逐漸累積影響力,豈不是非常棒嗎?所以我就選擇經營知識型IG,來幫助我達成目標。
為了能幫助我反芻所學,又能幫助讀者跟學,我的文章架構,幾乎都是圖文並茂地走「精煉知識提出重點,實際舉例幫助理解」風格。
同時每次都很擔心,講的東西太淺薄沒有價值,或是講的東西太難沒被看懂,造成讀者體驗不佳,因此一直會針對內容的難易與選題調整。
可能是這樣的累積與堅持,讓我的文字與作圖風格,越來越成熟,整體版面也有了一定質量的累積,創造出了屬於我自己的風格。
時間來到 2025 年,在這 6 年的持續成長與更新中,我依舊不斷面對到各種挫折,包含短影音的出現、圖文數據的下滑,這讓我體認到:「這世界不變的一件事就是,永遠會有挫折出現」!
而當我們能有:願意正視挫折,持續優化的心態後,就能針對「有問題的地方」改善,從而讓自己越做越好。
延伸閱讀:關於剛開始經營IG自媒體,面對同儕質疑時的心情和反思
延伸閱讀:粉絲數、互動率沒起色? 你該避開的6種錯誤IG經營方式
當發現自己的內容都沒有看以後,我決定,不要什麼都做,而先將主題聚焦在我最擅長,同時也是讀者最剛需的主題上:社群行銷。
我規劃了大量與擬定策略、撰寫企劃、文案技巧、行銷觀點等主題,讓自己的定位與內容主題更鮮明,同時透過定期頻率的內容更新(每週 3 篇貼文 ) ,以及在各大行銷主題的臉書社團轉發貼文,讓自己快速被潛在受眾關注。
具體的調整細節,可以免費領取我這一份 40 頁的IG經營簡報整理
花了大約一個月的轉型與優化後,粉絲數在一個月的時間從1000多上漲至 3000,又因為將這一路的改變與心路歷程,整理成上述這一份簡報在IG上分享,幫助我在短短3天,追蹤一路從3000突破5000大關。
當然你不必擔心,一次定位好自己的主題後就無法更改。
隨著我持續在網路上累積自己的專業與影響力,我也慢慢從「社群行銷」的內容主軸,往外拓展到「斜槓變現」上,如今我是一位專門教人如何發展斜槓事業、打造多元收入的教練,社群行銷技巧,也被包含在推廣斜槓事業必備的技能中。
我們會持續進化,而個人品牌與自媒體迷人的地方,就是我們可以帶著粉絲一起成長。
延伸閱讀:5大高流量寫作技巧,讓你輕鬆寫出受歡迎的好文章!
第一年經營IG失敗,無人問津的經驗,對我的人生有非常大的啟發,讓我意識到,無論經營任何事情,行動、堅持與初心,是最重要的3個元素,能幫助我們在低谷時也能持續前進。
因為只有開始行動,你才會有更多揮灑的空間,隨後透過不斷地犯錯與優化,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向,堅持進步,築夢踏實;而保有「初心」,保有一開始的起心動念,可以讓你有源源不絕的動力,在面臨障礙或困難時,堅定地持續前進。
其實開始經營IG不難,有許多公司、個人正在進行這件事,但是當越來越多人參與,讀者專注力有限的情況下,能不能顧到每個細節,就成為了你是否可以脫穎而出的關鍵。
從 2019-2025 年,這將近 7 年的時間,能持續經營自媒體到現在的,無論是我的學生還是同為創作者的好友們,多數人都仍保有自己的「初衷」,也為他們帶來經營的動力。
如果初心,是想要多賺一點錢,改善生活可以嗎?
這當然是可以的,不過我們要去思考的,就不只是:我得怎麼做才能從別人身上賺到錢,而是去思考:我要怎麼成長變強,提供哪些價值才能幫助我變現?
你的初衷可大可小,可跟拯救世界或改善生活有關都沒問題,但記得,我們不能只是像人索取,而是利用自媒體「拓展自身影響力」的方式,去累積我們的個人品牌和影響力,實踐初心。
經營自媒體是一個揭露自己的過程,讓自己的決策、思維、風格,放在檯面上被大家檢視。
在嘗試新企畫時,我們可能會害怕數據不好而退縮,在分享自己的熱愛事物時,也會擔心,其實別人根本就不在意,甚至還會批評自己的喜好。
事實上,很多時候這些恐懼、擔憂,都是我們過於把焦點放在「負面結果」而產生的。沒有嘗試的事情,你其實很難知道結果的好壞,甚至換個角度想,你會發現嘗試的好處,會遠遠大過可能會發生的壞處,因此多鼓勵自己勇敢行動,畢竟只要不涉及生死或重大傷殘,就算遭遇挫折,吃飽睡好後隔天又還是美好的一天,對吧?
「真正的強大不是從不跌倒,而是跌倒後還能跑得更快更勇。」
有些人遲遲不敢開始經營自媒體,或是經營IG、Podcast、Youtube,最大的原因之一是:覺得自己分享不出什麼好內容,好像同樣的概念都已經被很多人提過了。
事實上,這個世界最受大家歡迎的資訊內容,並不是 100% 的全新知識,而是 70% 的舊知識 + 30% 的新觀點、新表達方式,以這樣比例構成的內容,最容易讓人有耳目一新的學到感,卻又不會因太過陌生而拒絕接觸。
因此,從你的角度出發,分享你知道的、熟悉的、喜歡的事情,用屬於你的人生經驗、觀點去詮釋,一定有和你相似人生經歷、生活背景的人能得到啟發和共鳴。
而也因為你所分享的事情,是專屬於你的見解與知識的總和,更能幫助你形塑屬於你的個人品牌。
請記得,這個世界上,願意舉手發言的人本來就比較少,因此只要你願意花時間,整理內容並出來分享,你就已經超棒,值得先給自己幾個嘉獎。只要內容是大家能看懂,也有所收穫的,一定可以獲得正面的喝采跟回饋的!
如果你不知道個人品牌的具體方式,這篇文章可以給你很具體的幫助:
延伸閱讀:如何打造個人品牌,幫斜槓事業加分?從特質、願景、價值開始建立!
「想成為出眾的少數人,就該做和多數人不一樣的事。」
當我因為斜槓技巧、自律生活等特色,在 IG 上累積讀者的信任與支持後,我開始依照我的專業與定位,展開了 5 大類型的變現方式:
我曾協助過的學員,包括幫健身教練設計品牌定位、協助英文老師打造高價服務,也有專教親子溝通的職能治療師,他們都從 1 對 1 開始,累積信任,建立口碑,才有機會延伸成產品與課程。
透過 1-1.5 小時的單次諮詢,將你擁有的技能、經驗、專業,客製化幫助你的學員解決問題,是各行各業都能嘗試與發展的變現方式。
從自辦分享會、直播小講座到受邀工作坊,我曾辦過從自律習慣養成、個人品牌經營、時間管理到創業故事的主題,許多主題都是由我的 IG 讀者提出,我再整合設計。
對你來說,不管是想開讀書會分享,還是分享你斜槓擔任自媒體經營者、跨領域轉職、出國打工度假等等,都可以設計 2-3 小時的線上/線下講座來提供價值。
我與平台合作推出的「高效習慣實踐課」就是幫助學員透過影片教學、學習手冊與作業設計,真正養成輸出與自律習慣。
線上課可以自己錄製,也可以與他人合作、上架平台。關鍵是你必須先走過一段歷程,有一套流程能幫人走得更快,這才是線上課的核心價值。
如果你能「準備 3-5 小時,結構化、系統化」的知識內容,那設計成線上課程在平台上持續銷售,能為你帶來長尾的變現價值。
我曾推出《IG經營實戰攻略簡報》,目前已經銷售近 3000 份,還獲得後續講座邀約與破百人的顧問諮詢。這類產品適合用低單價接觸更多受眾,也能測試市場對特定主題的興趣。
你可以想像電子書是:圖文版的線上課程,製作起來相對較為輕鬆,約 2 週 – 1 個月即可製作完成,對於想打造長尾被動收入,但又還沒有精力和資源製作線上課程的人來說,很值得嘗試
成功的業配,關鍵是「找到你用過、信任、也能解釋清楚價值的產品」,並設計故事或教學方式嵌入。千萬不要為了錢接不熟悉、不喜歡的東西,殺雞取卵會讓品牌信任崩解。
我每年會與 80-100 個不同的品牌合作,也曾推廣過咖啡品牌、理財工具、語言學習平台等,每一次都不是單純曝光,而是以內容整合、解決問題的方式設計。
你可以這樣思考:當今天有廠商找你合作時,這個推薦的商品,是你親自使用過覺得不錯的嗎?真的對你的粉絲們有幫助的嗎?
用這樣的角度往下思考業配合作,可以幫助你的自媒體與個人品牌維持信任感,而不會淪為只是變現賺錢的工具(這樣對於粉絲信任感會大大扣分!)
許多人都期待,自己能夠靠IG經營自媒體賺錢,而2022年,我成功在保有正職身分的情況下,靠斜槓經營IG,賺到了100萬左右的收入,在 2023-2025 期間,這個斜槓收入更是有 2-3 倍的持續增長。
具體的作法,我整理在這篇文章中:如何靠IG經營賺錢?自媒體年收入100 萬技巧分享
如果你今年特別想嘗試自媒體變現,或是從頭開始,幫自己打造能獲利的個人品牌,我製作了一份超高含金量的實戰簡報,精華整理我過去100多場演講的知識,和IG經營4年,從600到6萬追蹤的實戰技巧。
透過拆解我2022靠IG經營收入百萬的結構,延伸 8大商業模式,深度解析內容規劃、定價、談判策略,讓自媒體經營者,能清晰掌握接下來的變現方式。
在這份簡報中,我會以終為始的帶你從頭規劃,運用IG打造出具有變現力的個人品牌,奠定未來斜槓事業的發展基礎,並說明過程中需要注意哪些細節,應用哪些技巧,而這樣的教學,會結合我自己過往的經營經驗,詳細展開以下的章節:
馬上查看,這份在2025能幫助你提升影響力,賺取斜槓收入的功略簡報吧!
延伸閱讀
學習資源(我的新書):自媒體斜槓一年,我多存了250萬! 下班後繼續賺!管理學X心理學應用,打造斜槓致富方程式
如果你對於如何建立自媒體、打造個人品牌與斜槓收入系統有興趣,可以參考以下我的著作與課程
【斜槓致富】IG經營實戰攻略簡報:從0打造個人品牌 x 漲粉變現
這份個人品牌經營電子書,是一堂能教你,自媒體變現秘訣、打造長尾流量的IG經營課程,深度解析個人品牌、內容企劃、定價策略,讓從0開始的IG經營新手,也能掌握漲粉步驟,學會如何逐步實踐賺取斜槓收入的目標!
「斜槓菁英計畫」是我的「 VIP 會員制」服務,針對「斜槓人」打造陪伴式成長社群,提供「4 大主要活動」 幫你精進「 5 大領域知識」,讓你成為一個更高效率、更高產值的斜槓工作者。
在《斜槓進化論》中,我會以每集6分鐘的長度,精準和你分享,實用的斜槓技巧,幫助你能夠自律推進斜槓任務,掌握商業變現思維,成功在斜槓之路上持續進化,賺取多元收入,過上更快樂與富足的生活!
如果你喜歡今天的內容,可以在下方留言分享你的心得給我。
也歡迎追蹤我的IG,學習更多與社群行銷、自我成長的實用知識!